最新產品
暫無信息 |
蓄電池組裝視頻
蓄電池組裝視頻
蓄電池組裝視頻
技術參數
編輯
電動勢
外電路斷開,,即沒有電流通過電池時在正負極間量得的電位差,,叫做電池的電動勢。
端電壓
電路閉合后電池正負極間的電位差叫做電池的電壓或端電壓,。
電池容量
通常電源設備的容量用kV·A或kW來表示,。然而,作為電源的VRLA電池,,選用安時(A·h)表示其容量則更為準確,,蓄電池容量定義為∫t0tdt,理論上t可以趨于無窮,,但實際上當電池放電低于終止電壓后仍繼續(xù)放電,,這可能損壞電池,,故t值有限制,電池行業(yè)中,,以小時(h)表示電池的可持續(xù)放電時間,,覺的有C24、C20,、C10,、C8、C3,、C1等標稱容量值,。
小電池的標稱容量以毫安時(mA·h)計,大電池的標稱容量則以安時(A·h),、千安時(kA·h)計,,電信工業(yè)常取C10、C8等標稱容量值,。例如,,常見的Deka電池12AVR100SH為12V單體,100 A·h容量,,即可持續(xù)放電10h,,電流為10A,共放出安時數為10*10=100 A·h(實際測試中,為使電流值保持恒穩(wěn),,當電壓變化時,,應調整外電路負載,以便計量),。
電動車用蓄電池的容量以下列條件表示之:
電解液比值 1.280/20℃
放電電流 5小時的電流
放電終止電壓 1.70V/Cell
放電中的電解液溫度 30±2℃
1.放電中電壓下降 放電中端子電壓比放電前之無負載電壓(開路電壓)低,,理由如下:
1.V=E-I.R
V:端子電壓(V) I:放電電流(A)
E:開路電壓(V) R:內部阻抗(Ω)
2.放電時,電解液比重下降,,電壓也降低,。
3.放電時,電池內部阻抗即隨之增強,,*充電時若為1倍,,則當*放電時,即會增強2~3倍,。
用于起重時電瓶電壓之所以比用于行走時的電壓低,,乃是由于起重用之油壓馬達比行走用之驅動馬達功率大,因此放電流大,,則上式的I.R亦變大,。
2.蓄電池之容量表示
在容量試驗中,放電率與容量的關系如下:
5HR....1.7V/cell
3HR....1.65V/cell
1HR....1.55V/cell
嚴禁到達上述電壓時還繼續(xù)放電,放電愈深,,電瓶內溫會升高,,則活性物質劣化愈嚴重,進而縮短蓄電池壽命,。
因此,,堆高機無負重揚升時的電池電壓若已達1.75v/cell(24cell的42v,12cell的21v)),則應停止使用,,馬上充電,。
3.蓄電池溫度與容量
當蓄電池溫度降低,則其容量亦會因以下理由而顯著減少,。
(A)電解液不易擴散,,兩極活性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變慢,。
(B)電解液之阻抗增加,,電瓶電壓下降,蓄電池的5HR容量會隨蓄電池溫度下降而減少,。
因此:
1.冬季比夏季的使用時間短,。
2.特別是使用于冷凍庫的蓄電池由于放電量大,而使一天的實際使用時間顯著減短,。
若欲延長使用時間,,則在冬季或是進入冷凍庫前,應先提高其溫度,。
4.放電量與壽命
每日反復充放電以供使用時,,則電池壽命將會因放電量的深淺,而受到影響,。
5.放電量與比重
蓄電池之電解液比重幾乎與放電量成比例,。因此,根據蓄電池*放電時的比重及10%放電時的比重,,即可推算出蓄電池的放電量,。
測定鉛蓄電池之電解液比重為得知放電量的佳方式。因此,,定期性的測定使用后的比重,,以避免過度放電,測比重的同時,,亦測電解液的溫度,,以20℃ 所換算出的比重,切勿使其降到80%放電量的數值以下,。
6.放電狀態(tài)與內部阻抗
內部阻抗會因放電量增加而加大,,尤其放電終點時,阻抗大,主因為放電的進行使得極板內產生電流的不良導體─硫酸鉛及電解液比重的下降,,都導致內部阻抗增強,,故放電后,務必馬上充電,,若任其持續(xù)放電狀態(tài),,則硫酸鉛形成安定的白色結晶后(此即文獻上所說的硫化現象),即使充電,,極板的活性物質亦無法恢復原狀,,而將縮短電瓶的使用年限。
白色硫酸鉛化
蓄電池放電,,則陰,、陽極板同時產生硫酸鉛(PbS04),若任其持續(xù)放電,,不予充電,,則后會形成安定的白色硫酸鉛結晶(即使再充電,亦難再恢復原來的活性物質)此狀態(tài)稱為白色硫化現象,。
7.放電中的溫度
當電池過度放電,,內部阻抗即顯著增加,因此蓄電池溫度也會上升,。放電時的溫度高,,會提高充電完成時溫度,因此,,將放電終了時的溫度控制在40℃以下為理想,。
理論容量
理論容量也稱計算容量由電池極板所含活性物質的量決定,鉛酸蓄電池的電化當量對于Pb,,4價為0.517 A·h/g,,2價為0.259 A·h/g,對于Pb02,,4價為0.488 A·h/g,,2價為0.224 A·h/g,根據電化當量與活性物質的量計算出來的容量叫做蓄電池的理論容量,。
實際容量
實際容量是指蓄電池放電時所測得的容量,,取決于活性物質的量及利用率,活性物質與鉛板相關,,但并不等同于鉛重量,,與利用蓄與蓄電池極板的結構形式、放電電流的大小,、溫度,、終止電壓,、原材料質量及制造工藝、技術和使用方法有關,,而且是變化的,,當今,已知單塊極板大容量為100 A·h/2V,。
額定容量
額定容量又稱為標稱容量,,即在制造廠規(guī)定的條件下,蓄電池能放出的低工作容量,,例如,,97 A·h電池標稱100 A·h,有些廠家的電池則是在使用幾個循環(huán)之后,,實際容量達到或超出標稱容量,。
10.電量效率(安時效率)
輸出電量與輸入電量之間的比叫做電池的電量效率,也叫做安時效率,。
自由放電率
由于電池的局部作用造成的電池容量的消耗,,容量損失與擱置之前的容量之比,叫做蓄電池的自由放電率,。
放電率
放電率表示蓄電池放電電流大小,,分為時間率和電流率,放電時間率指在一定放電量上蓄電池放電至放電終止電壓的時間長短,,例如在25℃環(huán)境下如果蓄電池以電流It放電至放電終止電壓的時間為t這一放電過程稱為t小時率,放電It稱為t小時率放電電流,,IEC標準,,放電時間率有20、10,、5,、3、1,、0.5小時率及分鐘率,,放電電流率是為了比較額定容量不同的蓄電池電流大小而設立的,t小時率放電電流以It表示,,通常以10小時率電流為標準I10表示,。
放電終止電壓
在25℃環(huán)境溫度下以一定的放電率放電至能再反復充電使用的低電壓稱為放電終止電壓,一般10小時率蓄電池單體放電終止電壓為1.8V/Cell,3小時率蓄電池單體放電終止電壓為1.8V/Cell,,1小時率放電池單體放電終止電壓為1.75V/Cell,。